但網際網路在兩國科技研發的角力戰上,始終是串接經濟與政治衝突那根失衡的槓桿。
Photo Credit:林特 2、酸與甜之間的平衡 調酒不外乎是偏酸、偏甜,單憑個人喜好。建議下手別太重,邊加邊嚐,最後就能得到最舒服的平衡。
文:林君玶|執行協力:劉苡彤 台灣的水果又甜又好吃,尤其是夏天,芒果不用說已經是國寶等級的存在,在日本大受歡迎,香甜多汁如同寶物一般。Photo Credit:林特 1、水果一定要先試吃過 這次要用的水果有芒果、荔枝、火龍果、百香果,還有不算水果但是與琴酒很搭的小黃瓜。若是想在杯緣就口時增加香氣,進階一點可削點檸檬皮切絲,灑在液體表面,香香苦苦的氣味,與酒更搭。Photo Credit:林特 5、稍微放置數分鐘更好喝 經過測試,果肉在酒中浸泡1-2分鐘過後,酒與水果互相融合,喝起來更有整體感,比較不會有「酒歸酒、水果歸水果」的情形。台東鳳梨在改良過後也已沒有小時候那種會刮嘴的纖維,可以放心地大口吃。
另外準備天然蘋果汁或是便利商店販售的蜂蜜檸檬,在替換鳳梨罐頭時也可以用得上。這次,編輯就實際使用與水果最搭的琴酒,以最簡單的方式,試試用夏日水果在家調酒。除了先發,牛棚方面也有亮點,備受洋基期待的David Robertson雖然2007年時還在小聯盟磨練,但他在當年的44場小聯盟出賽中繳出防禦率0.44的超優質成績,後續於2008年升上大聯盟,成為洋基中繼的一大堅強戰力。
除了數據成績之外,張伯倫當年每每送出三振後的激情狂吼畫面,也是讓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洋基在首戰已經於客場以4:6吞敗,第二戰說什麼都要扳回一城,老經驗的左投手Andy Pettitte繳出6.1局無失分的優質內容,印地安人的Roberto Hernandez表現也不差,前面7局只被Melky Cabrera轟出一發陽春砲,形成一場低比分的投手戰。從這場比賽開始,包括洋基隊與球迷,都對張伯倫抱以高度期望,甚至認為他是洋基下一個超級王牌。最吸睛的是,張伯倫在那場比賽最快球速達到99英哩。
雖然洋基在第三戰以8:4扳回一城、張伯倫也成為該場比賽的勝利投手,不過整個系列賽最終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洋基以1勝3敗不敵印地安人,目送印地安人進軍美聯冠軍賽。這1分對洋基來說影響巨大,原本有機會到手的勝利,就這樣被逼進延長賽,最終在印地安人重砲手Travis Hafner的再見安打演出下,使得洋基吞下系列賽二連敗。
摧毀張伯倫的關鍵:洋基隊和傷病 張伯倫在2007年的好表現讓球隊更加確信,他就是球隊未來的王牌之一,有球速、有霸氣、有求勝意志,而且也能控制場上狀況,確實具備了諸多王牌有利條件,讓洋基決定要將他以先發投手作為培養方向,甚至訂定「The Joba Rules」來限制張伯倫的投球量。張伯倫在第七局上場接替Pettitte的投球,第七局的他安然度過,不過到了第八局,比賽卻出現變化。再來,就是本文的主角張伯倫(Joba Chamberlain),這位來自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右投手有著可以逼近100英哩的「超速火球」。縱使2007年季後賽的張伯倫表現不盡如人意,但無損於他當年的光彩,所有人都期待他在未來生涯中,可以帶來更多精彩的投球表現。
他在第八局其實沒有被敲出任何安打,但卻因為這場「蟲蟲危機」,導致他單局出現兩次保送以及關鍵的兩次暴投,讓印地安人因為暴投而攻下追平分。張伯倫的先發表現並不差,該季這12場先發中,繳出3勝1敗、防禦率2.76的成績,並在65.1局的投球中送出74次三振。甚至當年一度傳出洋基與明尼蘇達雙城有機會進行「神之左手」Johan Santana的交易,但因為洋基不願讓出張伯倫,而使交易胎死腹中。2008年一開始的前20場出賽,張伯倫還是從牛棚出發,並繳出了2.28的防禦率
其中最後一點的「手繰る」原本指的是用手拉繩子的動作,在這裡「把東西拉進來」是一種江戶子對吃的聯想。叫更科因為用更科產的蕎麥,又稱玄蕎麥。
而「砂場」之所以叫砂場源起於關西。說是江戶人總愛打腫臉充胖子,又怕沾太多醬汁浪費,常常都只沾一點點就囫圇下肚。
究竟是巧合還是有其它原因雖然不得知,但蕎麥麵的起源與日本禪宗的深厚關係卻是不言而喻。在《定勝寺文書》中,記載了當時在進行佛殿的修復工程時,有人將切蕎麥做為進貢的貢品,連進貢者的名字也被記錄了下來。另外在聖一國師所創的位於福岡市博多區的「萬松山承天寺」也有寫著「饂飩蕎麦発祥之地」的石碑。壽司有「江戶三鮨」,蕎麥麵也有「砂場」(すなば)、「更科」(さらしな)、「藪」(やぶ)這三間江戶蕎麥麵的「御三家」。更科是當時信州的更級郡,現在的長野縣長野市的一部份。吃壽司則叫「放り込む」(ほうりこむ),這是丟進嘴裡的畫面。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熱愛蕎麥麵的日本作家福原耕在其《蕎麥的旅人》一書中認為,雖然江戶有著其它的美食,但文人與藝術家對特別鍾愛蕎麥麵的原因,與日本人精神結構的形成受到「禪」的影響有著很大的關係。所謂的文人雅士,指的是俳句、川柳、落語、歌舞伎這些從事日本傳統文化的人,乃至於近代日本的隨筆作家與小說家。
池波正太郎也批評道: 沒有比將蕎麥麵放進醬汁攪和,然後再挾出來送入口更浪費的吃法了,會這樣吃的人表示這人根本不知道蕎麥麵真正的吃法。日本禪的那種簡樸而純粹,到了極限之處,就將無用之物徹底地切斷的美感,融入了日本人對事物的直覺之中。
吃蕎麥麵的時候應該要使用即用即丟的方便筷(割り箸/わりばし),如果是用漆筷,就不能讓蕎麥麵從筷上滑落。他們的第一代則是曾於慶應年間(1865年-1868年),於當時在江戶掀起風潮的「糀町七丁目砂場藤吉」的「暖簾分け」。
而這種與寺廟有關的蕎麥麵,稱為「寺方蕎麥麵」(寺方そば/てらかたそば)。江戶人對蕎麥麵是如此地執著,因此還訂了六大規矩: 吃蕎麥涼麵時,要先聞一聞蕎麥的香氣,而且入口之前,醬汁只能沾到麵條的前端。而「赤坂砂場」則是在1964年(昭和39年)的時候,室町砂場的第三代,村松茂的弟弟村松龜次郎獨立出來開的店。其中1869年(明治2年)創業的「室町砂場」(むろまちすなば)是炸蝦蒸籠蕎麥麵「天ざる」的創始店,於1955年推出。
而這樣的禪,也深深地刻入了日本獨自發展的俳句、能樂、花道、茶道這樣藝術的精神裡,並且在室町與江戶時代開花結果。麵條入口時不能咬斷,必須一口氣吞下去,這樣才能享受麵條通過喉嚨的口感,而麵條的香氣才會衝至鼻腔。
如果想多吃一點蕎麥麵,應該分裝成小碗再吃。正確的吃法應該是用筷子挾起麵後,迅速地將筷子下緣的蕎麥麵放入醬汁沾一、兩下,其它部份完全不沾醬汁,然後迅速一口氣全部用力吸入口中。
本來在興建大阪城時靠近放置砂石的地方,因而得名,在1751年才搬到了江戶。他曾說像是淺草並木、神田連雀町、池之端、濱町的「藪」和室町的「砂場」這些店不但可以讓他開懷暢飲,而且這些店本身的存在就夠振奮人心了。
這些寺院雖然在不同的地方,卻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全都是臨濟宗的寺院。砂場的特色是備有兩種蕎麥麵,在更科粉中打入蛋黃,以熱水攪拌,及使用最先篩出的一番粉或二番粉,加水攪拌成蕎麥麵。利用「手繰る」(たぐる)這個隱諱的說法來稱呼吃蕎麥麵這件事。今川義元死後,武田信玄聯繫德川家康,兩家一起出兵消滅今川氏,經歷一番混戰德川家康於1585年開始統治駿河國,在豐臣秀吉移封德川家康到江戶後,蕎麥麵也被町人帶了過去。
用大碗公來裝蕎麥麵是粗俗的吃法。不過雖說蕎麥麵和壽司並列東京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最早卻其實是喜愛京都文化的今川義元將之與茶道一起從京都引進到他的領地駿河國 (今天的靜岡縣)的。
而這與日本最早的「切蕎麥」(後文會介紹),誕生於位在長野縣木曾町大桑村,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定勝寺」(じょうしょうじ)也有著這樣的深厚關係。今川義元後來在桶狹間之戰敗給織田信長,被毛利新助斬殺。
此外,池波正太郎談蕎麥麵時也提過一個流傳於江戶時期的小故事。「更科」則是信州的布商堀井清右衛門為其主公保科松平擀製蕎麥麵,在勸說之下,改名為太兵衛,以「信州更科蕎麦処布屋太兵衛」的招牌在寬正元年(1789),於麻布永坂町的三田稻荷(高稻荷)開店。
评论留言